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攻击者被判17年消息

加密货币攻击者被判处17年监禁

韩国最高法院第二分庭(审判长严相弼)于10月8日宣布,已正式维持下级法院在一起涉及加密货币纠纷、暴力袭击及企图杀人罪的案件中作出的判决。这一终审判决确认,郑某因蓄意施暴和预谋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其刑期维持不变。同时,两名三十多岁的共犯——在案件中参与袭击的男子——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和1年。最高法院认定下级法院的裁决在事实和法律认定上均无误。 此案的起因可追溯到五、六年前。郑某与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A某在服刑期间结识。出狱后,两人仍保持联系。A某向郑某推荐加密货币投资项目,称可获高额收益。但投资惨遭失败,郑某损失惨重,认为A某负有责任,内心积怨日深。 去年5月,郑某带着几名熟人前往仁川松岛地区,在街头拦住A某。当时,他情绪激动地要求对方“归还加密货币”。根据监控录像和目击者证词,双方爆发激烈争吵,最终升级为暴力冲突。郑某愤怒之下殴打A某,现场一度陷入混乱。 暴力升级为企图杀人 就在此时,A某的一名同事为调解冲突上前劝架。然而,郑某突然转向,将已事先准备好的凶器刺向这名 intervenor,多次击中脸部、头部等要害部位。被害人重伤,医生指出若无及时救治,极可能造成死亡。检方因此以企图杀人罪起诉郑某。 在庭审中,郑某辩称“并无杀意,只是正当防卫”,声称自己在受到威胁后才使用凶器。但法院认为证据确凿,显示他“事先准备武器并主动攻击他人要害部位”,其行为具有明显的预谋和杀人意图。 根据目击证人证言、医疗鉴定及监控视频,一审法院认定郑某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杀人意图。他不仅在事前准备了凶器,还采取了致命攻击方式,直接刺向头部与面部。法庭认为这些行为完全具备杀人故意,因此判处其有期徒刑17年。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在二审中,郑某要求减刑,辩称动机非杀人而是冲动行事。但法院通过分析监控录像后指出:“犯罪当时,可清楚看到郑某率先挥拳打向被害人脸部,主动发动全面攻击。”判决指出,郑某具有“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武器的计划和意图”,故再次认定其具有杀人故意,并维持17年刑期不变。 郑某妻子的卷入与判决 案件中另一备受关注的人物是郑某的妻子。检方指控她“协助企图杀人”,理由是她曾驾车将郑某和同伙送至案发现场,并打电话引诱被害人前来。因而,一审法院认为她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犯罪,判处2年6个月徒刑。 然而,二审法院撤销这一判决,改判无罪。法庭指出,虽然她或许预见到可能会发生冲突,但“无法证明她明确知晓或纵容杀人行为”;因此不具备刑事共犯的条件。 最高法院终审裁定 在最终上诉阶段,郑某、共犯以及检方均不服此前判决,分别提出上诉。郑某请求减刑并否认预谋杀人,检方则要求对其妻子判刑更重。但最高法院第二分庭在全面审查案件材料后,驳回所有上诉。 法院指出:“原审判决在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上均无不当,证据确凿可信。”终审结果确认郑某的杀人意图充分成立,犯罪行为具有高度危险性和计划性。而关于其妻的无罪判决也被维持,理由是缺乏她参与犯罪的确凿证据。 这一案件在韩国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反映出财务纠纷与加密货币投资损失可能导致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同时也展示了韩国司法系统在处理暴力与预谋犯罪时的严格态度与慎重辨析。

Read More
加密货币比特币诈骗案

50 亿英镑比特币骗局被破获:中国公民在英国被判有罪,这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查获案;被告认罪

英国警方成功破获一起涉及价值超过50亿英镑(约合67亿美元)的比特币诈骗案,这不仅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加密货币扣押行动,还揭示了跨境洗钱网络的复杂性。一名中国公民钱志敏(又名张亚迪)在法庭上承认非法获取和持有这些巨额比特币,她被指控在中国领导大规模诈骗活动,欺骗超过12.8万名受害者,并在2014年至2017年间将赃款转化为比特币资产进行隐藏和转移。 诈骗案背景与运作细节 这起诈骗案的核心源于钱志敏在中国运营的一个庞大投资骗局。据英国大都会警察局(Met Police)的声明,该案涉及128,000多名受害者,主要发生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当时,中国正处于加密货币热潮的高峰期,钱志敏利用这一时机,成立公司并推广所谓的“高回报投资项目”。她的公司声称将帮助中国成为全球金融和技术中心,并展示了一系列虚假的项目和投资机会,包括在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开发。 受害者群体多样化,主要年龄段在50至75岁之间,包括普通民众、商人、银行职员甚至司法系统成员。中国媒体《三联生活周刊》(Lifeweek)在2024年的报道中详细描述,这些投资者往往通过朋友、家人或熟人的推荐加入,他们投入的资金从数万元人民币到数千万元不等。诈骗手法巧妙,承诺每日分红、保证本金安全和高额利润,吸引了许多对加密货币一知半解的人。钱志敏被受害者称为“财富女神”,但实际上,他们对她的背景知之甚少,许多人只是被虚假的成功故事和宣传材料所迷惑。 根据警方调查,钱志敏的公司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推广活动募集资金,然后迅速将这些钱转换为比特币,以规避传统金融监管。这种转换不仅利用了比特币的匿名性和跨境转移便利性,还在当时中国加密货币监管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得逞。英国警方强调,这起案件突显了加密货币如何成为诈骗分子的工具,帮助他们快速洗白和转移巨额非法资金。 逃亡历程与洗钱网络 诈骗曝光后,钱志敏迅速逃离中国,使用伪造证件进入英国,试图通过房地产投资洗白赃款。英国大都会警察局表示,她在英国停留期间“逃避正义”长达五年,这段时间内,她精心策划了资金转移方案,包括购买高端房产和奢侈品,以掩盖资金来源。 在这一过程中,钱志敏获得了温健(Jian Wen)的协助,后者是一名44岁的中餐外卖工人。温健去年已被英国法院判处六年零八个月监禁,罪名是参与洗钱活动。据英国皇家检察署(CPS)的报告,温健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她原本住在一家中餐馆楼上,但很快搬入北伦敦一处价值数百万英镑的豪华出租屋。此外,她还在迪拜购买了两处总价值超过50万英镑的房产,这些交易均使用从诈骗中获得的比特币资金。 警方从温健处扣押了价值超过3亿英镑的比特币。温健在庭审中辩称,这些财产是为一位中国雇主购买的,并非个人行为。然而,CPS指出,她无法提供任何合法来源证明,大量比特币的突然出现明显指向犯罪活动。调查显示,这个洗钱网络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将比特币转换为现金、通过房产投资分散资金,以及利用国际转账渠道规避追踪。这不仅展示了诈骗分子的专业化运作,还暴露了加密货币在全球洗钱中的漏洞。 侦缉警长伊莎贝拉·格罗托(Isabella Grotto)领导的调查团队强调,整个过程异常复杂,涉及多个司法管辖区,包括中国、英国和迪拜。格罗托表示,钱志敏的逃亡和洗钱行为需要跨国情报共享和数字取证技术来破解,这也考验了国际执法合作的极限。 调查过程与国际合作 英国大都会警察局的调查始于2018年,当时他们收到一条关于转移犯罪资产的匿名线索。这条线索指向了钱志敏的比特币钱包,警方随即展开七年漫长的追查。过程中,他们扣押了总计61,000枚比特币,这些资产的价值因比特币价格飙升而从最初的数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的50亿英镑以上。 经济与网络犯罪指挥部负责人威尔·莱恩(Will Lyne)将这次定罪描述为“多年专注调查的巅峰”。他指出,调查成功的关键在于英国警方与中国执法机构的紧密合作,包括共享情报、联合分析数字足迹和跨境追捕行动。副首席检察官罗宾·韦耶尔(Robin Weyell)进一步强调,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正日益被有组织犯罪集团用于伪装和转移资产,这起案件的规模展示了诈骗分子可能获得的巨额非法收益。他警告说,这样的犯罪不仅损害受害者利益,还威胁全球金融稳定。 根据BBC的报道,调查团队使用了先进的区块链分析工具来追踪比特币交易链条,这帮助他们从数千笔交易中还原资金流向。此外,CPS正在与国际伙伴合作,确保剩余赃款不会落入诈骗分子手中。中国方面已设立受害者补偿计划,许多人通过该计划部分收回损失,但仍有大量资金未追回。警方表示,调查仍在继续,可能涉及更多嫌疑人。 判决结果与更广泛影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