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指出与以色列定居点有关联的158家公司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最近发布了一份更新报告,详细列出了158家企业,这些企业被指在以色列占领的西岸定居点开展业务活动。这些定居点根据国际法被视为非法,因为它们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的相关规定,尽管以色列政府一直争辩称这些地区是争议领土而非占领区。这份报告是自2020年首次发布数据库以来的最新更新,比2023年的版本新增了68家企业,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企业参与这些争议地区及其潜在人权影响的持续关注(来源: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2025年9月报告)。报告强调,这些企业的活动可能间接支持定居点的扩张,从而加剧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流失、资源剥夺和日常生活困难。 具体来说,名单中包括多家全球知名旅游和住宿平台,如Airbnb、Booking.com、Expedia和TripAdvisor。这些公司被指通过提供定居点内的住宿预订服务,间接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增长。联合国指出,这样的业务模式可能违反国际人权标准,因为它有助于维持被视为非法的定居点结构。报告还呼吁这些企业进行彻底的尽职调查,评估其运营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并采取措施缓解任何负面影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在报告中强调,在冲突或占领地区经营的企业负有更高的责任,必须确保不助长侵犯人权的行为,否则可能面临国际声誉风险和法律挑战(来源:联合国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2011年更新版,2025年应用指南)。 此外,civil society组织如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和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对这份报告表示欢迎,认为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能提高透明度并推动企业重新审视其供应链和投资决策。这些组织长期以来批评企业参与定居点活动,认为这相当于间接支持以色列的扩张政策,并呼吁投资者和消费者通过抵制或施压来促使变革。 新增企业和移除名单的详细情况 这份更新名单新增的68家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包括旅游、科技、建筑和制造业。其中,许多企业总部位于以色列,但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巨头。例如,德国水泥生产商海德堡材料公司(Heidelberg Materials AG)首次被列入,该公司被指在西岸地区运营采石场,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可能用于定居点的建设和维护。尽管海德堡材料公司发表声明称已于2024年停止在巴勒斯坦领土的直接运营,并认为不应被列入名单,但联合国基于独立调查证据维持了其 inclusion。 其他新增企业包括美国科技公司如Motorola Solutions,该公司被指提供监控设备用于定居点安全系统;加拿大企业如WSP Global Inc.,涉及工程咨询服务;以及中国和法国的几家建筑和能源公司。这些企业的活动被报告描述为“指定活动”,如在定居点内提供服务、提取自然资源或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可能贡献于人权侵害,包括巴勒斯坦人的强迫迁徙和水资源分配不公。报告详细列出了每个企业的具体涉入方式,例如Airbnb被指列出了超过200个定居点房产,而Booking.com则被批评未明确标记这些地点为占领区。 另一方面,报告从数据库中移除了7家企业,这些企业提供了证据证明它们已完全退出相关活动。其中包括一些以色列本土公司和国际企业,如一家此前因房地产开发而被列入的法国公司,以及几家因采矿项目而被关注的美国企业。联合国表示,这一移除过程基于严格的验证,包括第三方审计和企业自我报告,确保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动态性。这有助于鼓励其他企业通过主动整改来避免被列入。 以色列的回应和国际法律争议的深入分析 以色列政府对这份报告反应强烈,外交部发言人称其为“耻辱的黑名单”,旨在妖魔化合法的商业活动。以色列官员辩称,国际法如《奥斯陆协议》并未明确禁止在西岸开展业务,而且这些定居点是犹太人历史权利的一部分,而不是占领行为。这一观点与联合国国际法院(ICJ)2024年的咨询意见形成鲜明对比,该意见明确裁定以色列在西岸的定居点活动违反国际法,包括禁止征服者改变被占领土现状的规定。这一裁决得到了欧盟、联合国安理会多数成员国以及国际法律专家的支持,但以色列拒绝承认其约束力。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最近批准了多项西岸扩张计划,包括新建数千套住房和基础设施项目,这些举措被批评为阻挠巴勒斯坦建国努力。报告引用数据指出,自1967年六日战争以来,以色列已在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建立了约250个定居点,居住人口超过70万,这不仅改变了地区人口结构,还导致巴勒斯坦土地碎片化,阻碍了“两国方案”的可行性。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和欧盟,已多次敦促以色列冻结定居点扩张,但以色列坚持称这是内部事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