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家值得关注的中国机器人公司
中國機器人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這不僅僅是製造業的革命,還在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2020年以來,中國的機器人市場規模已超過全球四分之一,預計到2025年底將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這些創新來自政府政策支持、大量投資和優秀人才的結合。許多公司專注於人形機器人、工業自動化和服務機器人領域,它們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為醫療、教育和家用帶來新可能。本文將介紹20家值得關注的中國機器人公司,涵蓋從初創到上市的多元企業。它們的產品應用廣泛,從倉儲物流到智能家居,都展現出中國在全球機器人賽道上的領先優勢。讀者可以透過簡潔的介紹和表格快速掌握關鍵資訊,讓文章更易讀懂。這些公司不僅推動技術進步,還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等現實問題。
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崛起得益於「中國製造2025」計劃,這鼓勵企業投資AI和自動化。2025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安裝量超過40萬台。這些公司不僅在國內競爭激烈,還積極出口到歐美和亞洲市場。透過簡單的詞彙和短句,本文讓大家輕鬆了解這些創新者。它們如何使用AI感測器和深度學習,來創造更智能的機器人?讓我們一步步探索,從家用到工業應用,見證中國機器人的魅力。
Unitree Robotics(宇樹科技)
Unitree Robotics成立於2016年,位於浙江杭州。這家公司由王興興創辦,專注於家用和服務型人形機器人的研發與製造。它們的產品巧妙結合先進的AI技術和機械工程,讓機器人能輕鬆融入家庭、教育和醫療場景。例如,他們的旗艦產品G1人形機器人高度約1.3米,重35公斤,擁有43個自由度,電池續航達2小時。這不僅讓機器人更靈活,還支持自然語言互動和遠程控制。Unitree的創新在於多模態感測融合,使用LiDAR和高清視覺系統,讓機器人能自主決策並避開障礙。2025年,Unitree已成為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熱門選擇,市場估值超過10億元人民幣。它們的產品不僅用於研究,還進入商業應用,如醫院陪護和學校教學。
公司強調模組化設計,讓用戶輕鬆升級功能。透過雲端更新,機器人能持續學習新技能。這幫助Unitree在競爭中脫穎而出。2025年,他們計劃擴大生產線,目標年出貨量達5000台。
以下表格顯示Unitree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創辦人 | 王興興 |
網站 | www.unitree.com |
核心技術 | 多模態感測融合、深度神經網絡、LiDAR視覺 |
應用領域 | 家用、教育、醫療 |
最新產品 | G1 人形機器人(高度1.3m,43自由度) |
市場地位 | 全球人形機器人領袖 |
Unitree不僅是技術先驅,還在推動機器人進入千家萬戶。未來,它們將繼續創新,讓生活更便利。
DEEP Robotics(雲深科技)
DEEP Robotics成立於2017年,總部位於杭州。這家公司由陳雲深創辦,專注於智能機器人和互動系統的開發,主要應用於教育和高端服務領域。他們的產品如Dr01四足機器人,整合了情感互動引擎,結合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讓機器人能理解人類情緒並做出適當回應。這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還讓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中實現高精度定位和自主移動。DEEP使用深度學習優化的導航算法,確保機器人能在工廠或學校內自由行動。2025年,DEEP的產品已應用於超過100所學校,幫助教師進行互動教學。它們的技術特點包括多模式互動功能,適合企業培訓和服務場景。
DEEP強調數字化轉型,讓傳統服務更智能。公司計劃在2025年推出更多教育專用模型,擴大市場份額。
以下表格顯示DEEP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創辦人 | 陳雲深 |
網站 | www.deeprobotics.cn |
核心技術 | 情感互動引擎、深度學習導航、自然語言處理 |
應用領域 | 教育、企業培訓、服務 |
最新產品 | Dr01 四足機器人(高精度定位) |
應用案例 | 100+學校教學 |
DEEP的創新讓教育更生動,未來將深入更多領域。
EngineAI(眾擎科技)
EngineAI成立於2018年,位於北京。這家公司由李浩創辦,專注於智能機器人系統的研發與整合,主要服務商業和公共領域。他們的產品使用先進的深度學習算法,實現實時面部識別和情感反饋,讓互動更自然流暢。例如,機器人能在商場或辦公室中自主導航,避開人群並提供個性化服務。EngineAI的自主導航模組讓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中高效移動,模組化設計允許根據需求擴展應用。2025年,公司已與多家零售企業合作,部署超過2000台機器人,提升服務效率20%以上。它們的技術不僅用於商業,還擴展到公共交通和醫療輔助。
EngineAI致力於傳統服務的智能升級,計劃在2025年進入國際市場。
以下表格顯示EngineAI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創辦人 | 李浩 |
網站 | www.engineai.com.cn |
核心技術 | 面部識別、自主導航、深度學習 |
應用領域 | 商業、公共服務 |
最新發展 | 拳擊機器人比賽計劃、2000+部署 |
優勢 | 模組化擴展 |
EngineAI讓服務更人性化,未來潛力巨大。
Astribot Robotics(星塵智能)
Astribot Robotics成立於2022年,位於深圳。這家公司由陳星晨創辦,專注於智能服務機器人和IoT硬件的開發,應用於商業、零售和家用場景。他們的高精度運動控制系統確保機器人動態平衡和靈活動作,讓它能在零售店中自主巡邏或在家協助清潔。Astribot的自學習模組支持雲端實時更新,不斷優化操作效率。模組化設計方便自訂,改善人機互動體驗。2025年,公司產品已進入多家連鎖商店,提高服務效率30%。它們的技術整合硬件和軟件,專注於複雜任務如物品分揀。
Astribot推動零售數字化,2025年計劃擴大家用產品線。
以下表格顯示Astribot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創辦人 | 陳星晨 |
網站 | www.astribot.com |
核心技術 | 運動控制、自學習模組、雲端更新 |
應用領域 | 商業、零售、家用 |
最新產品 | 服務型人形機器人(靈活動作) |
效率提升 | 30%服務改善 |
Astribot帶來智能生活升級。
AgiBot Robotics(智元新創)
AgiBot Robotics成立於2018年,位於上海。這家公司由彭志輝創辦,專注於下一代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解決方案,涵蓋工業、物流和服務領域。它們整合最新AI視覺系統和語音識別技術,讓機器人適應各種場景,如倉庫分揀或客戶服務。高效率控制系統支持長時間運作,內建實時數據分析平台,能預測故障並優化性能。2025年,AgiBot與多家製造企業合作,部署系統提升生產力25%。公司強調可靠設備,驅動產業轉型。
AgiBot的解決方案讓自動化更易實施,未來將聚焦物流創新。
以下表格顯示AgiBot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創辦人 | 彭志輝 |
網站 | www.agibot.com |
核心技術 | AI視覺、語音識別、故障預測 |
應用領域 | 工業、物流、服務 |
最新發展 | 生產力提升25% |
優勢 | 長時運作 |
AgiBot是自動化可靠夥伴。
Siasun Robot & Automation(新松機器人)
Siasun Robot & Automation成立於2000年,位於遼寧瀋陽。這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先驅,專注工業自動化和智能製造系統。它們的核心產品SRC-1000協作機器人,重複定位精度達±0.01mm,使用多模態感測融合技術,適合半導體和精密焊接應用。公司提供自訂解決方案,全球研發網絡強大。2025年,Siasun贏得CATL 20億元項目,部署千台AGV,提升電池生產效率。它們的創新推動製造數字轉型,已出口到50多國。
Siasun是上市企業,股票代碼300024.SZ,市場影響力巨大。
以下表格顯示Siasun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股票代碼 | 300024.SZ |
核心領域 | 工業機器人、智能製造 |
最新產品 | SRC-1000協作機器人(±0.01mm精度) |
技術特點 | 多模態感測融合 |
最新發展 | CATL 20億元項目 |
全球影響 | 出口50+國 |
Siasun領導工業自動化浪潮。
Estun Automation(埃斯頓自動化)
Estun Automation成立於1993年,位於江蘇南京。這家公司專注工業機器人和運動控制,伺服系統國內領先。它們的ER50-2100HT焊接機器人配備AI焊縫追蹤技術,提高效率40%,用於汽車和電子產業。2025年,發貨超5萬台六軸機器人,成為市場領導者。公司產品提升自動化水平,推動國內技術進步。
Estun股票代碼002747.SZ,持續投資研發。
以下表格顯示Estun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股票代碼 | 002747.SZ |
核心領域 | 工業機器人、伺服系統 |
最新產品 | ER50-2100HT焊接機器人(40%效率) |
技術特點 | AI焊縫追蹤 |
最新發展 | 5萬台發貨 |
應用產業 | 汽車、電子 |
Estun強化製造競爭力。
Ecovacs Robotics(科沃斯機器人)
Ecovacs Robotics成立於1998年,位於江蘇蘇州。這是全球家用清潔機器人領袖,市場份額超25%。它們的DEEBOT X3全能吸塵器使用仿生機械臂,清潔覆蓋99%,整合AI導航和智能算法,適應多種地板。2025年,技術升級支持真空和拖地功能。公司驅動智能家居演進,提供便利生活。
Ecovacs股票代碼603486.SH,全球銷售強勁。
以下表格顯示Ecovacs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股票代碼 | 603486.SH |
核心領域 | 家用、商業清潔機器人 |
最新產品 | DEEBOT X3(99%覆蓋) |
技術特點 | AI導航、智能清潔算法 |
最新發展 | 市場份額25% |
全球地位 | 領袖品牌 |
Ecovacs改變家居清潔習慣。
Inovance Technology(匯川技術)
Inovance Technology成立於2003年,位於廣東深圳。這家公司由朱興明創辦,專注於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研發與製造,核心部件包括伺服馬達、變頻器和PLC控制器。它們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機器人關節驅動和精密控制,幫助工業機器人實現高精度運動和穩定運作。例如,Inovance的伺服系統支持高轉矩輸出和低噪音操作,適合電動車製造和半導體生產線。2025年,公司發貨超過500萬個機器人關節伺服馬達,國產化率超過70%,成為中國自動化領域的領軍企業。它們與比亞迪(BYD)等巨頭合作,開發力控機器人用於電動車電池組裝,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Inovance的技術不僅驅動智能製造,還出口到歐洲和亞洲市場,市場估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公司強調自主研發,擁有超過5000項專利,持續推動機器人產業鏈本地化。
Inovance的創新解決方案讓工業自動化更可靠,2025年計劃擴大伺服產品線,目標覆蓋全球80%機器人應用。
以下表格顯示Inovance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股票代碼 | 300124.SZ |
核心領域 | 自動化控制、伺服馬達 |
技術特點 | 高精度可靠、高轉矩輸出 |
最新發展 | 500萬發貨、BYD合作 |
應用 | 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 |
國產率 | 70%以上 |
Inovance是智能製造支柱。
Efort Intelligent Equipment(埃夫特智能)
Efort Intelligent Equipment成立於2007年,位於江蘇無錫。這家公司由嚴建忠創辦,專注於汽車和重工業領域的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系統,特別是焊接、噴塗和物料搬運應用。它們的核心產品GR6150HW高防護焊接機器人達到IP67防水等級,配備智能控制系統,能在惡劣環境如造船廠和重型機械生產線中穩定運作。Efort的技術整合激光視覺和AI算法,實現精準焊縫追蹤和自動調整,提高焊接質量並減少缺陷率達30%。2025年,公司收購意大利CMA機器人技術,強化高端市場競爭力,產品已應用於大眾汽車和一汽等企業,部署超過1萬台機器人。它們不僅提升製造效率,還幫助客戶實現綠色生產,減少能源消耗。Efort的全球布局包括歐洲和美國辦事處,市場份額在汽車機器人領域超過15%。
Efort的國際化策略讓它成為全球供應商,2025年計劃推出更多協作型焊接機器人。
以下表格顯示Efort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股票代碼 | 688165.SH |
核心領域 | 汽車焊接、噴塗機器人 |
最新產品 | GR6150HW(IP67) |
技術特點 | IP67保護、智能控制 |
最新發展 | CMA技術收購 |
優勢 | 高端製造、全球15%份額 |
Efort領跑汽車自動化。
Geekplus(極智嘉)
Geekplus成立於2015年,位於北京。這家公司由鄭英峰創辦,是全球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供應商的領袖,專注於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特別是貨到人履行系統。它們的產品如RoboShuttle系列AMR,能實現高密度存儲和智能揀選,支持電商巨頭如京東和阿里巴巴優化倉庫運作,提高訂單處理速度30%以上。Geekplus的技術整合激光導航和AI調度算法,讓數千台機器人集群協同工作,適應高峰期需求。2025年,公司市場快速增長,已部署在500多個全球倉庫,服務客戶包括亞馬遜和沃爾瑪,出口收入佔比超過40%。它們的創新不僅解決物流瓶頸,還降低人力成本達50%,成為中國AMR領域的先驅。Geekplus擁有超過1000項專利,持續投資軟件平台EVO,實現跨場景運行。
Geekplus的全球擴張策略強勁,2025年計劃進入更多新興市場,聚焦AI優化。
以下表格顯示Geekplus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北京 |
核心技術 | AMR系統、貨到人 |
應用領域 | 倉儲、物流 |
最新發展 | 全球最大供應商、500+倉庫 |
客戶 | 京東、阿里 |
效率提升 | 30%訂單速度 |
Geekplus重塑供應鏈。
Hai Robotics(海柔創新)
Hai Robotics成立於2016年,位於深圳。這家公司由陳宇暉創辦,是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的首創者和領航者,專注於高效、智能、彈性的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它們的HAIPICK庫寶系統是全球首個箱式倉儲機器人(ACR),實現貨箱到人揀選,結合頂升AMR和智慧工作站,提升存儲密度80%-400%並提高揀選效率3-4倍。Hai的技術使用AI算法和視覺識別,讓機器人精準處理多種箱型,適應電商和製造倉庫的動態需求。2025年,公司業務覆蓋全球40多國,落地項目超1300個,服務客戶包括順豐、DHL和飛利浦,估值達100億元人民幣。它們的HaiPick System 3系統支援大中小件全兼容,降低改造成本並實現柔性擴張。Hai擁有1900多项專利,登榜全球最創新50家機器人公司。
Hai的差異化路線讓它在競爭中領先,2025年計劃擴大海外業務,目標項目數達2000個。
以下表格顯示Hai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深圳 |
核心技術 | 箱處理、高密度儲存 |
應用領域 | 倉儲、履行 |
最新發展 | 國內競爭領袖、出口20%增長 |
優勢 | 動態存取、50%容量提升 |
客戶 | 亞馬遜等 |
Hai是倉儲未來之星。
Hikrobot(海康機器人)
Hikrobot成立於2016年,位於浙江杭州,是海康威視的機器人子公司,專注於視覺感知、AI和導航控制技術的移動機器人和機器視覺系統。它們的產品包括潛伏式、移載式和叉取式AMR,結合高精度影像處理,實現智能排序、分揀和物流可視化管理,服務3C電子、汽車和電商行業。Hikrobot的RCS調度系統和iWMS智慧倉儲平台,讓機器人集群高效協同,提高自動化水平40%。2025年,公司部署超1萬台機器人,服務客戶如京東、順豐和一汽大眾,機器人業務收入增長124%。它們的單件分離和六面DWS系統解決物流痛點,毛利率維持在47%以上。Hikrobot憑借母公司技術積累,主導中國市場,出口到東南亞和歐洲。
Hikrobot的視覺創新強大,2025年計劃推出更多高位存取方案。
以下表格顯示Hikrobot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母公司 | 海康威視 |
核心技術 | 視覺排序、移動機器人 |
應用領域 | 排序、物流 |
最新發展 | 市場主導、1萬+部署 |
優勢 | AI視覺整合 |
效率 | 40%自動化提升 |
Hikrobot視覺創新領先。
Quicktron(快倉)
Quicktron成立於2014年,位於深圳。這家公司由陳凱創辦,提供全面的AMR解決方案,包括貨到人、訂單到人和混合揀選系統,涵蓋潛伏式、料箱式和叉車式產品線。它們的QuickBin方案支援大小車混合,M5F搬運機器人速度達4.5m/s,續航11小時,適應電商、零售和製造場景,提高吞吐量35%。Quicktron的EVO操作系統解決集群調度和跨場景問題,已服務全球15國、50多行業和700多家客戶,如菜鳥網絡和安踏。2025年,公司產品覆蓋流通和製造,擁有400多項專利,90%核心部件自主研發。它們從電商起步,擴展到海外市場,融資超10億元人民幣。
Quicktron的靈活性強,2025年聚焦綠色物流和國際擴張。
以下表格顯示Quicktron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深圳 |
核心技術 | AMR、訂單到人 |
應用領域 | 履行、倉儲 |
最新發展 | 全面產品、35%吞吐提升 |
優勢 | 靈活系統、東南亞擴張 |
市場 | 電商主導 |
Quicktron加速物流轉型。
Pudu Robotics(普渡科技)
Pudu Robotics成立於2016年,位於深圳。這家公司由黃敏創辦,著名於服務型移動機器人,如送餐和巡邏機器人,導航技術適應酒店、餐廳和工廠物流。它們的BellaBot和Pudubot系列使用多感測融合和AI避障,已發貨超10萬台,提高服務效率25%。Pudu的技術支援多機器人協同,應用於內部運輸和客戶互動,服務全球5000多家用戶,包括星巴克和萬豪酒店。2025年,公司擴大到倉庫和醫療應用,估值超過50億元人民幣。它們的創新包括情感識別和語音交互,讓機器人更人性化。Pudu擁有強大軟件平台,出口到100多國,持續投資R&D。
Pudu的適應性強,2025年計劃AI升級和海外增長。
以下表格顯示Pudu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深圳 |
核心技術 | 導航、交付 |
應用領域 | 酒店、工廠物流 |
最新發展 | 10萬台發貨、25%效率 |
優勢 | 適應性強、全球5000用戶 |
擴張 | 倉庫應用 |
Pudu革新服務交付。
Flexiv(傅利葉智能)
Flexiv成立於2016年,位於深圳。這家公司由馬政創辦,是適應性機器人的先驅,結合力控、AI視覺和機器學習,專注於複雜組裝、拋光和物流任務。它們的Rizon系列機器人實現95%準確率挑選,支持非結構化環境,如電子產品組裝和倉庫分揀。Flexiv的技術模組化設計易整合,適應製造和醫療應用。2025年,公司服務電子和汽車產業,部署超5000台,融資超1億美元。它們的創新解決傳統機器人局限,擁有200多項專利,全球辦事處包括美國矽谷。
Flexiv解決難題,2025年聚焦協作機器人和國際市場。
以下表格顯示Flexiv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深圳 |
核心技術 | 力控、AI適應 |
應用領域 | 組裝、物流 |
最新發展 | 複雜任務、95%準確 |
優勢 | 靈活操作、電子產業 |
設計 | 模組化 |
Flexiv提升精密作業。
Robot Era(機器人時代)
Robot Era成立於2022年,位於中國大陸。這家公司專注於通用人形機器人的開發,旗艦產品STAR 1採用模組化架構,整合先進移動、感知和AI互動技術,用於工業、多場景應用如倉庫巡檢和服務輔助。它們的技術支援從視頻學習動作,高度1.7米,重50公斤,擁有40多自由度。2025年,STAR 1發布,展示穩定性和多功能性,公司吸引投資超過5億元人民幣。它們強調開放平台,讓開發者自訂應用,推動人形機器人商業化。
Robot Era快速成長,2025年計劃大規模測試和應用擴展。
以下表格顯示Robot Era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中國 |
核心技術 | 人形移動、AI、模組化 |
應用領域 | 多場景應用、工業 |
最新產品 | STAR 1(先進互動) |
優勢 | 創新設計、快速迭代 |
發展 | 2025發布 |
Robot Era開創新時代。
Kepler Robotics(開普勒機器人)
Kepler Robotics成立於2020年,位於中國。這家公司專注於探索型人形機器人,整合多感測器和穩定控制系統,用於醫療、物流和太空模擬應用。它們的產品支援遠程操作和高耐用性,2025年新模型發布,提升性能如電池續航8小時和負重20公斤。公司強調可靠性,應用於醫院陪護和倉庫探索,融資達3億元人民幣。它們的技術借鑒NASA設計,推動中國在人形領域國際合作。
Kepler的可靠性強,2025年計劃與醫療機構合作擴大應用。
以下表格顯示Kepler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中國 |
核心技術 | 人形感測、穩定控制 |
應用領域 | 探索、服務、醫療 |
最新產品 | 人形模型(2025新版) |
優勢 | 整合技術、耐用 |
市場 | 擴大人形領域 |
Kepler探索無限可能。
LimX Dynamics(靈奕動態)
LimX Dynamics成立於2022年,位於深圳。這家公司由李晨創辦,知名於四足和雙足機器人,Oli人形機器人高165cm,31自由度,支援視頻學習和模組化升級,用於倉庫、工廠和救援任務。它們的技術實現敏捷移動,如跳躍和攀爬,電池續航4小時。2025年,Oli預售價格約2.2萬美元,已吸引全球訂單超1000台。公司是中國版Atlas競爭者,融資超2億元人民幣,專利超過100項。
LimX聚焦學習能力,2025年計劃大規模生產和應用演示。
以下表格顯示LimX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深圳 |
核心技術 | 模組化、視頻學習 |
應用領域 | 倉庫、工廠 |
最新產品 | Oli人形(165cm,31自由度) |
最新發展 | 預售2.2萬美元 |
競爭 | Atlas對手 |
LimX帶來敏捷革命。
UBTECH Robotics(優必選)
UBTECH Robotics成立於2012年,位於深圳。這家公司由周劍創辦,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Walker S系列應用於教育、服務和工業巡檢,整合AI互動和雙足行走技術。它們的產品高度1.3米,擁有41自由度,支援自然語言和情感識別,已部署超5000台。2025年,UBTECH擴大全球銷售,排名全球前20價值機器人公司,估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它們與騰訊和通用汽車合作,推動人機協作,擁有專利超2000項。
UBTECH推動人機協作,2025年醫療應用將增多。
以下表格顯示UBTECH的主要特點:
特點 | 描述 |
位置 | 深圳 |
核心技術 | 人形AI、互動、Walker S |
應用領域 | 教育、服務、醫療 |
最新產品 | Walker S(全球銷售) |
排名 | 全球前20價值 |
部署 | 5000+台 |
UBTECH定義人形未來。
结论
中國機器人公司正以迅猛勢頭崛起,從初創企業的創新到上市巨頭的規模化應用,它們不僅解決了當前產業痛點,如勞動力短缺和效率低下的問題,還開拓了未來藍圖。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預計超過全球一半,這些公司如Unitree和Siasun等,將繼續領導AI融合和自動化趨勢。透過這些企業,我們看到中國不僅是製造大國,更是科技創新強國。它們的產品已滲透到全球供應鏈,帶來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未來,隨著5G和邊緣計算的進步,人形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將更普遍,改變醫療、物流和家居領域。關注這些公司,不僅能把握投資機會,還能見證人類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輝煌時代才剛開始,讓我們拭目以待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