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与习近平和普京联手向特朗普发出信息
面对来自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施压和言语攻击,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周一与中国和俄罗斯领导人的互动显得格外友好。这次互动发生在莫迪七年来的首次中国之行中,地点是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峰会汇集了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以及观察员国如土耳其和蒙古的领导人,总计2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莫迪的访问标志着中印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此前两国关系因2020年边境冲突而紧张,但最近几个月通过外交努力逐步缓和。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成为焦点,这些措施旨在惩罚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从而影响全球能源格局。印度作为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之一,在乌克兰冲突后增加了进口量,这让美国不满。莫迪通过这次峰会,不仅展示了印度的外交独立性,还向世界传达了印度不愿被单一大国主导的立场。
大局观
历届美国总统,包括拜登和特朗普的前任,都积极拉拢印度,将其视为制衡中国崛起的关键伙伴。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和“四方安全对话”(Quad,包括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来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和经济合作。然而,特朗普的第二任期采取了更强硬的贸易政策,试图通过关税迫使印度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同时希望拉拢俄罗斯脱离与中国更紧密的联盟。
三位领导人——莫迪、习近平和普京——手拉手的画面,成为峰会的标志性时刻,这不仅仅是礼节性互动,更像是对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象征性回应。这一场景发生在峰会开幕式上,三人围成小圈,面带微笑,与媒体互动,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凸显了亚洲大国在面对西方压力时的团结。特朗普的关税已导致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面临更高成本,特别是纺织品、珠宝、制药和化工产品,这些行业占印度对美出口的很大比例。据估计,2025年印度对美出口可能下降20%以上,价值损失数百亿美元。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影响俄罗斯与中国关系的裂痕,例如在乌克兰问题上施压,但俄罗斯和中国在能源、军事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印度则在这一动态中寻求平衡,既不愿完全疏远美国,又要维护与俄罗斯的长期伙伴关系,后者是印度军火和能源的主要供应商。
新闻驱动
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的SCO峰会上,莫迪和普京手拉手进入主会场,随即与习近平形成紧密的小组,三人热情交谈,展现出罕见的亲密。这一幕被多家媒体捕捉,包括视频显示他们三人握手并交换笑容,普京还拍了拍莫迪的肩膀。峰会主题聚焦于区域安全、经济合作和反恐,成员国讨论了从阿富汗到中东的热点问题。
习近平在开幕致辞中批评“冷战思维”和“霸凌行为”,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虽然没有直接点名特朗普,但矛头直指美国的单边制裁和贸易壁垒。他指出,世界需要“拆墙”而非“筑墙”,呼吁各国避免脱钩,转而追求整合。这一言论与峰会整体氛围相呼应,许多与会国如伊朗和巴基斯坦也深受美国制裁影响。
莫迪在峰会期间积极参与,他赞扬SCO作为促进区域稳定的平台,并强调印度对组织的承诺。普京则重申俄罗斯对多极世界的支持,批评西方霸权。
最新进展
习近平在峰会上正式宣布“全球治理倡议”(Global Governance Initiative),这是一个全面框架,旨在推动国际体系的改革。倡议的核心原则包括:尊重主权平等、坚持国际法治、践行真多边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注重实际行动和成果。习近平强调,这一倡议不是取代现有机构如联合国,而是补充和完善它们,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决策中获得更大话语权。他呼吁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贫困和数字鸿沟等问题,避免单边主义导致的全球分裂。
峰会结束后,领导人签署了《天津宣言》,这份文件长达数页,详细反对“单方面强制措施”,特别是经济制裁,认为这些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宣言还呼吁加强成员国间的贸易、金融和基础设施连通,例如推动SCO发展银行的建立和关键矿产资源的联合融资。莫迪在讲话中将峰会描述为“机遇”,并特别赞扬其对“连通性”的关注,他说:“印度一直相信,强大的连通性不仅能促进贸易,还能开启增长和信任的大门”。此外,宣言中提到反对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这被视为对特朗普关税的间接回应。
其他亮点包括成员国同意扩大SCO的影响力,可能吸纳更多观察员,并加强在网络安全和反恐领域的合作。
聚焦
莫迪和普京的互动尤为密切,他们共乘一辆豪华轿车从机场前往会场,并进行近一小时的一对一会谈,讨论了双边贸易、能源合作和军事技术转移。莫迪热情邀请普京访问印度,称“14亿印度人正兴奋地等待着今年晚些时候欢迎您”,这暗示普京可能在2025年底访印。两人还回顾了印俄关系的悠久历史,俄罗斯是印度最大的军火供应商,占印度进口的60%以上。
习近平和莫迪的周日会晤同样重要,这是他们自2020年边境冲突后的首次面对面高层互动。双方 readout 强调两国是“伙伴”而非“对手”,并同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会谈中,他们讨论了恢复边境和平、增加贸易和投资,以及在气候变化和科技领域的合作。莫迪宣布中印航班将恢复,但未指定时间表,这被视为关系改善的实际步骤。此外,印度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已在2025年6月和7月访华,为这次峰会铺平道路。
峰会还包括其他双边会议,如普京与习近平的会晤,强化中俄“无上限伙伴关系”。
弦外之音
从莫迪的视角,这次峰会的盛大场面似乎是为了向国内和国际展示印度作为全球玩家的实力,尤其是在特朗普关税引发印度国内广泛不满之际。关税于2025年8月27日生效,从原来的25%加倍到50%,针对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印度官员和媒体称这不公平,因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为了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并在全球能源危机中保持价格稳定。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美印贸易是“完全一边倒的灾难”,而他的顾问如彼得·纳瓦罗发表了更具侮辱性的评论,称印度“从战争中获利”。
莫迪已明确表示印度不会屈服于压力,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同时推动“自力更生”运动,鼓励国民购买本土产品。与习近平的互动也可能削弱美国十多年来通过Quad等机制拉拢印度对抗中国的努力。印度正寻求战略自主,在美中俄之间平衡,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方。
现实检查
尽管中印关系显示出解冻迹象,但基础仍不稳固。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导致20多名印度士兵死亡,此后两国在拉达克地区保持军事对峙,虽然最近有撤军协议,但信任尚未完全恢复。技术争端也很突出,印度禁止了数百个中国App,并限制中国投资。地区影响力的竞争,如在南亚和印度洋的基建项目,也持续存在。
中俄关系也被视为有潜在裂痕。尽管他们宣称“无限伙伴关系”,但权力失衡日益明显,中国经济主导俄罗斯,边境焦虑和对朝鲜问题的分歧可能导致摩擦。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可能适得其反,不仅伤害美国消费者(通过更高的进口价格),还可能推动印度更靠近中俄。
此外,SCO本身面临挑战,如成员国间的内部分歧(例如印巴紧张),但峰会展示了其作为反西方平台的潜力。
至少在目前,特朗普政府试图在三大强国间制造距离的努力尚未见效。相反,这次峰会强化了亚洲大国在面对贸易壁垒和地缘压力时的团结,印度正通过外交多样化来维护利益。随着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SCO可能成为推动多极世界的关键力量,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则凸显了贸易战的复杂性,可能导致更广泛的国际反弹。未来几个月,印美关系将面临考验,特别是如果印度继续深化与中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