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的新交易暂时结束了对马克斯·维斯塔潘的猜测
.梅赛德斯一级方程式车队老板托托·沃尔夫在宣布乔治·拉塞尔和基米·安东内利将于2026年继续留队的声明中表示,“确认我们的车手阵容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的问题”。
然而,在本赛季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确实对这支前冠军车队下赛季的车手人选存在疑问。
马克斯·维斯塔潘的阴影贯穿了整个赛季,对两位梅赛德斯车手的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拉塞尔受到的影响比安东内利更大。
沃尔夫在赛季初的澳大利亚大奖赛上说,引进维斯塔潘“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这番话实际上反映了沃尔夫接受了拉拢维斯塔潘的前景相对遥远的现实,并意在转移干扰性问题的注意力。
但这并未改变沃尔夫对维斯塔潘感兴趣的事实,而整个一级方程式界都知道这一点。
沃尔夫去年曾试图签下这位荷兰人,但最终承认失败。而今年他们又进行了谈判。
真正揭示事件进展的是拉塞尔,他在六月底的奥地利大奖赛上明确表示:“与像维斯塔潘这样的车手聊天是很正常的。但从我的角度来说,只要我发挥得好,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每支一级方程式车队都有两个座位。”
这番话是针对他此前在加拿大大奖赛上取得的辉煌胜利,以及他当时不仅迎来自己职业生涯中可能最好的赛季,而且在表现上远胜备受期待的新秀队友。
最终,在七月底的匈牙利大奖赛上,维斯塔潘终结了这一传闻,他说是“时候让所有的谣言停止了”。
同一个周末,拉塞尔也不经意地流露出这场风波给他带来的不安。
他被梅赛德斯雇佣并由其管理,在飞往匈牙利之前就知道与维斯塔潘的交易前景已结束,所以心中已有准备。
谈及自己新合同的前景时,他说:“每当我们达成一致,就会签署它,但必须对双方都有利。我们需要考虑他们想要什么,我想要什么。过去几个月我们处于一种有点独特的情况,我在这份协议中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也许过去六个月双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但我的工作就是表现出色,降低风险。我仍然相信托托和车队会继续支持我,但对我和基米来说,过去六个月并不是最令人安心的时期,这种感觉很矛盾。”
对某些人来说,这一切或许显得对拉塞尔有些苛刻。
毕竟,他不仅在2022至2024三年间两次击败七届世界冠军刘易斯·汉密尔顿,而且在本赛季消除了梅赛德斯对他是否准备好接任车队领袖的最后疑虑。
维斯塔潘仍站在一级方程式食物链顶端
在一级方程式中,工作保障并不是很多车手能够享受的奢侈,哪怕像拉塞尔这样被认为是顶级车手之一。
就最近几个赛季的表现而言,拉塞尔无疑是最出色的车手之一。但在这项运动中,存在一个等级秩序,而维斯塔潘位于最顶端。
如果维斯塔潘不是一个潜在选择,那么续约拉塞尔对梅赛德斯而言毫无悬念——但他是一个选择,所以情况变得复杂。
拉塞尔不知道如果沃尔夫成功签下这位四届世界冠军,自己是否会被取代,但他大致知道这种可能性很高。
理论上,如果维斯塔潘真的加盟梅赛德斯,最合理的调动是让安东内利让位。
毕竟他是新秀,首个赛季有不少起伏,而拉塞尔的表现远胜于他。
但让拉塞尔和维斯塔潘成为队友几乎不现实。两人关系算不上亲密,仅在排位或比赛后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偶尔会有玩笑交流,但彼此之间的敌意在去年末的公开争执中已经显露。
随着维斯塔潘暂时无缘梅赛德斯,拉塞尔表示他希望花些时间思考未来如何与车队建立关系。
鉴于双方都没有更好的选择,并且都坚持认为一定能签下合同,后续谈判花了一些时间。
拉塞尔的考虑之一是明年即将引入的新赛车和发动机规则。
在一级方程式内部,梅赛德斯被广泛认为在新动力系统性能方面领先。
新的引擎将更大程度依赖电能部分驱动,并使用可持续燃料。
但如果事实并非如此呢?
梅赛德斯在声明中并未提及车手合同的具体年限,只是说他们将“继续为车队效力到2026年”。
据说拉塞尔的新合同是“多年合约”,但这可能意味着一年的固定期加一至两年的选项,也可能意味着两年的固定期加一个额外选项。
如果梅赛德斯明年竞争力不足,拉塞尔很可能为自己争取了某种灵活性。
当然,灵活性是双向的,而沃尔夫放弃未来让维斯塔潘加盟梅赛德斯的愿望几乎不可能。
很多事情将取决于下赛季的竞争格局。
变革太大,没有任何车队能对2026年的实力充满信心。
在连续四次夺冠之后,维斯塔潘并不享受自2024年中期以来红牛失去竞争力的局面。
去年他经历了一场艰苦的防守战,仅在最后14场比赛中赢得两场胜利,最终艰难地保住了冠军。
而当这种竞争力下降延续到今年、他第五个冠军的前景在仅几场比赛后几乎破灭时,他一点也不快乐——尽管从理论上讲,他仍有微弱的希望,在赛季进入最后季度时尚存悬念。
尽管与红牛的合同延续至2028年,如果红牛明年在其自建动力部门生产的2026款引擎下无法取胜,维斯塔潘仍可能被再次诱惑离队。
而拉塞尔非常清楚这场游戏的规则。
沃尔夫今年早些时候说过:“在合同关系上,我们的运动就是压力,持续的压力。不论你在车内还是车外,都必须应对它。乔治很清楚这一点,其他车手也是如此。我认为,当你处于舒适区时,这反而可能比有压力点更不利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