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

普京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后想与莫迪总理同行,在车里谈了45分钟


2025年9月1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结束后,选择共同乘坐同一辆车前往他们的双边会议地点。这一举动被视为一种强烈的视觉象征,尤其是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针对印度与俄罗斯石油贸易实施关税攻击的背景下。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同行,而是两国领导人之间深厚关系的体现,也反映出印度在国际压力下的外交策略。

莫迪总理在社交平台X上分享了这一时刻,他发帖写道:“在SCO峰会程序结束后,我和普京总统一同前往双边会议地点。与他的对话总是富有洞见和启发。”帖文中附上了他与这位俄罗斯领导人的合影,这张照片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开来,展示了两位领导人轻松而亲切的互动。这一帖子不仅突出了他们的个人友谊,还强调了印度与俄罗斯在多边场合的合作精神。莫迪的社交媒体活动一直以积极的方式展示印度外交,吸引了数百万关注者,这次也不例外。

据NDTV可靠消息来源透露,普京总统特别希望与莫迪总理从SCO会议场地一同出发,前往位于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双边会议地点。为了实现这一同行,普京甚至耐心等待了大约10分钟,直到莫迪准备好加入。这显示出普京对这次互动的重视程度。

随后,两位领导人一同乘坐普京的专车——一款俄罗斯制造的Aurus豪华轿车——在途中展开了深入讨论,涵盖了各种国际和双边议题。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他们已经到达双边会议地点,两人仍旧在车内继续交谈了额外45分钟。这段额外的时间让他们的对话更加深入和私密。在此之后,他们才正式进入完整的双边会议室,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正式会谈。这种不急于结束的交谈方式,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在处理复杂国际事务时的互信和耐心。整个过程从峰会场地到酒店的路程大约需要一段时间,但他们的对话显然超越了路途本身,成为一次重要的非正式外交交流。

普京此举的深远意义

普京总统的这一友好举动具有多层面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它发生在美国的公开谴责印度与俄罗斯石油贸易的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指责新德里通过这些能源交易间接资助了普京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作为回应,上个月特朗普宣布对运往美国的印度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这在亚洲国家中是最高的惩罚性措施,旨在迫使印度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这一关税政策不仅针对印度,还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贸易和能源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影响全球供应链。

尽管面临如此巨大的美国压力,印度政府坚定地表示不会停止与莫斯科的石油贸易。新德里强调,其能源进口政策将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首要指导原则,而不是外部干预。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公开将美国的这些征税措施描述为“不公平、不合理且不合理”,并指出这可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这种立场体现了印度在维护主权和能源安全方面的决心,尤其是在全球能源市场动荡的背景下。

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一直是世界上最稳定和持久的主要伙伴关系之一。自2022年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已成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这得益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回避和价格上限政策,但印度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机会,以折扣价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帮助本国炼油厂节省了大量成本。根据可靠分析,印度通过增加俄罗斯石油进口,至少节省了170亿美元,因为俄罗斯原油的价格比中东和非洲供应商更具竞争力。然而,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预计将使印度对美国的出口减少40%以上,相当于财政年度约370亿美元的损失。这将迅速抵消印度从俄罗斯石油中获得的收益,并对纺织品、宝石、珠宝以及其他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造成严重冲击。这些行业是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柱,影响可能波及数百万就业机会。

此外,两国正在积极推动卢比-卢布贸易机制的简化,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从而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金融环境和潜在的制裁风险。通过这种机制,印度和俄罗斯可以更直接地进行贸易结算,避免汇率波动和第三方干预。这一努力不仅限于能源领域,还扩展到国防、技术和基础设施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双边关系。

俄罗斯对印度的认可与和平努力

天津峰会的早些时候,莫迪总理与普京总统进行了会晤,后者特别赞扬了印度在乌克兰和平努力中的作用。普京明确表示,他“高度赞赏中国和印度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这突显了亚洲大国在全球冲突解决中的新兴角色。传统上,这种角色往往由西方国家主导,但普京的表态显示出多极化世界的趋势。印度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问题,莫迪本人曾在多个场合呼吁和平,这与俄罗斯的立场有一定契合。

这是莫迪总理和普京总统自2024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边会上会晤后的首次面对面互动。那次会议后,两人还通过电话进行了沟通,特别是普京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会后寻求和平协议时,莫迪提供了建设性意见。这些互动展示了印度在国际调解中的中立和积极角色,帮助其在全球舞台上提升影响力。

加强双边与多边关系?

峰会当天早些时候,一些引人注目的照片在媒体上流传开来,捕捉到莫迪总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非正式互动。这些照片展示了三位领导人在SCO峰会间隙的轻松时刻,他们微笑交谈,气氛融洽。这一场景让人联想到不久前在喀山金砖国家峰会的类似照片,象征着俄罗斯-印度-中国(RIC)三边合作的活力。在最新流传的照片中,普京位于左侧,莫迪居中,习近平在右侧,三人以轻松的步伐一同走向SCO家庭照片的拍摄地点。这种视觉呈现不仅突出了个人层面的友好,还反映了这些国家在区域安全和经济合作中的协同努力。

莫迪在X上分享了这些照片,并配文:“天津的互动仍在继续!在SCO峰会期间,与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交流观点。”这一帖文迅速获得大量转发,强调了多边外交的积极一面。此外,莫迪还发布了另一张与普京的专属照片,两人热情握手并拥抱。莫迪的配文是:“总是很高兴见到普京总统!”这进一步强化了两国领导人的个人纽带。

有趣的是,在峰会现场,莫迪和普京被看到走过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后者当时显得有些孤立。两位领导人正进行热烈的非正式对话,而谢里夫则独自站立,表情严肃,看着他们走过。这一幕发生在SCO成员国领导人聚集拍摄家庭照片的时刻,引发了媒体的广泛解读,凸显了区域动态的微妙之处。

在更广泛的背景下,莫迪此次访问中国是七年来的首次,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会晤,双方承诺加强双边关系,尽管存在边境争端等挑战。习近平表示,如果两国将彼此视为伙伴而非对手,中印关系将变得“稳定而深远”。印度一直面临与中国贸易逆差的问题,今年这一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992亿美元,主要源于电子产品和制造业进口。莫迪强调了解决这些不平衡的必要性,并推动更多印度出口到中国。

SCO峰会本身是该组织第25次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共有10个成员国,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白俄罗斯。此外,还有16个观察员或对话伙伴国。此次峰会是SCO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超过20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受邀参加“SCO Plus”扩展格式。峰会于2025年8月31日晚正式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了盛大的欢迎宴会,莫迪、普京和其他领导人出席。北京将这一论坛定位为西方主导全球秩序的替代方案,强调多边主义和互利合作。

在峰会期间,讨论的议题包括区域安全、经济一体化和反恐合作。印度特别关注跨境恐怖主义问题,并推动数字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倡议。普京则强调了能源安全和欧亚经济联盟与SCO的协同。总体而言,这次峰会强化了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尤其是在面对全球不确定性时,如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压力。

通过这些互动,印度展示了其平衡外交策略:在维护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同时,积极参与多边框架,以应对来自西方的挑战。这不仅有助于印度的能源安全,还提升了其在新兴世界秩序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