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

尼泊尔在19人死于抗议后解除社交媒体禁令


尼泊尔政府在经历了一场导致至少19人死亡的激烈抗议后,迅速决定解除对社交媒体的禁令。这一决定源于周一晚间的紧急内阁会议,旨在直接回应年轻一代对数字权利和反腐败的强烈诉求,帮助恢复社会稳定。

抗议的起因与规模

这场抗议的导火索是政府上周实施的对26个主要社交媒体平台的禁令,这些平台包括Facebook、X(前身为Twitter)、YouTube、Instagram、TikTok以及其他流行应用。在尼泊尔,这些平台拥有超过数百万活跃用户,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依赖它们进行日常娱乐、获取实时新闻、开展在线业务,甚至是社交互动。根据尼泊尔电信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该国互联网用户已超过3000万,其中社交媒体渗透率高达70%以上,这使得禁令直接影响了广大民众的生活。

抗议于周一在首都加德满都爆发,数千名年轻人强行进入议会大楼,他们高举标语,如“够了够了”(Enough is Enough)和“结束腐败”(End Corruption),要求政府立即取消禁令并采取切实措施打击腐败。抗议者认为,禁令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限制,更是政府专制态度的体现,剥夺了他们的言论自由和信息获取权。一位名叫萨巴娜·布达托基的抗议者接受BBC采访时详细解释道:“社交媒体禁令只是我们聚集的表面原因。真正的问题是腐败,它已经渗透到政府的各个层面。我们想要回我们的国家,我们是为了制止腐败而来的。”她的观点代表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他们将这次行动视为对长期积累不满的宣泄。

抗议不仅仅局限于加德满都,还迅速蔓延到其他城镇,如博卡拉和比拉特纳格尔等地。参与者主要是Z世代(出生于1997年至2012年的一代),他们通过线下集会和有限的在线渠道组织起来。根据路透社的报道,这次抗议是尼泊尔自2015年宪法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青年运动,参与人数可能超过1万人,反映出年轻一代对政府治理的深刻不满。

政府的回应与禁令背景

政府最初实施禁令的理由是打击假新闻、仇恨言论和在线欺诈。通信与信息技术部要求这些平台在规定期限内注册,并遵守尼泊尔的相关法律法规。官员强调,这不是永久禁令,而是规范措施,以确保平台对本地内容进行有效监管。通讯与信息技术部长普里特维·苏巴·古隆在会议后表示:“我们听取了Z世代的声音,并决定立即解除禁令,以维护社会和谐。”这一转变发生在紧急内阁会议后,标志着政府对公众压力的让步。

然而,禁令的实施并非孤立事件。尼泊尔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数字空间的监管,类似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邻国的做法。根据国际数字权利组织Access Now的2024年报告,南亚地区有多个国家通过注册要求来控制社交媒体,以防止虚假信息传播。但批评者指出,这种措施往往被用于压制异见。世界银行在2023年的尼泊尔数字经济报告中提到,该国数字基础设施虽在快速发展,但监管框架仍需平衡自由与安全。

冲突细节与伤亡情况

在加德满都的抗议现场,警方最初试图通过和平方式维持秩序,但很快升级为使用水炮、警棍和橡胶子弹驱散人群。目击者描述了混乱的场面:抗议者冲破路障,警方发射催泪瓦斯,现场充斥着尖叫和烟雾。官方数据显示,至少19人死亡,其中包括几名年轻抗议者和一名警察,另有超过100人受伤,包括骨折和枪伤。医院报告显示,许多伤者需要紧急手术,伤情从轻微擦伤到严重创伤不等。

冲突的激烈程度引发了广泛批评,特别是对警方过度使用武力的指责。内政部长拉梅什·莱卡克在当晚提交辞呈,他表示对事件负有责任。这一辞职被视为政府危机管理的部分努力,但反对党领袖呼吁进行独立调查。根据人权观察组织的初步评估,这次事件可能涉及违反国际人权标准的武力使用,呼吁尼泊尔当局追究责任。

更广泛的影响与社会背景

此次抗议暴露了尼泊尔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腐败。根据透明国际2024年腐败感知指数,尼泊尔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08位,腐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年轻人特别不满于政府在基础设施、教育和就业方面的失败承诺,许多人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腐败案例,如官员贪污和裙带关系。

从全球视角看,这次事件凸显了数字权利在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国际特赦组织在2024年南亚报告中警告,社交媒体禁令可能侵犯言论自由,并影响经济活动。在尼泊尔,社交媒体不仅是娱乐工具,还是小型企业和创作者的生计来源。禁令期间,许多在线商家报告收入锐减,新闻传播也受阻。

解除禁令后,平台预计将在几天内恢复访问。专家认为,这次事件可能促使尼泊尔制定更透明的数字政策,同时激发年轻人更多参与政治进程。尼泊尔总理K.P. Sharma Oli的政府面临压力,需要通过反腐败改革重建信任。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2025年展望,解决青年失业和数字鸿沟将是该国未来发展的关键。